清 吴历《云白山青图》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


清 吴历《云白山青图》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绢本青绿设色,25.9×117.2cm 吴历一生由儒而佛,后信仰天主教并传教30年,可以说是传统文人画家中的“奇葩”。在绘画上,他保持传统审美,以诗境入画,学古而不泥古。但在后人口中,他却因教徒身份背负污名两百余年。在清初画坛“四王吴恽”六家中,吴历与另外五人都有联系。王时敏、王鉴是吴历的老师,尤以王时敏对其影响深、情谊厚;王翚则是吴历的“对手”,与他同年出生、同门学画,人生轨迹多有交集却又走向了不同的道路,因而常被人拿来比较。比如王原祁就认为在祖父的这两位学生中,吴历的画更好;而恽寿平则更爱王翚,或因信仰不同,并不与吴历往来。吴历与清六家另五人的关系,勾勒出了他人生的几个侧面。那么这位“奇特”的吴历,其人其画究竟如何呢?吴历出身于书香世家,虽然到他这一辈家境早已衰落、兄弟三人全靠寡母抚养,但在艰难的生活中,他并没有辍学,还能沿传统文人的轨迹,跟随陈瑚、钱谦益、王时敏等社会名流学习诗、书、文、琴、画。吴历学习绘画至少是从15岁开始的,按照传统文人习画的方式观赏、临摹、比较、研究古人的作品,从董源、米芾、黄公望、吴镇、倪瓒到王蒙等前代大师,无不学习吸收。在诸多前代大师中,吴历对黄公望下功夫最多,所以画作也与之最为接近;对赵令穰、王蒙等人研究也比较深,将体悟和感受活用在自己的画作中。吴历对艺术非常专注,也曾留下“痴人”轶事。一天,他应邀去一浙江郡守家做客,见郡守不在便留下字条到附近走走。哪知在永欣寺中见了苏轼《醉翁亭记》的楷书巨碑,便立刻临摹、研究了起来,早就忘了酒宴的事情,过了三天才被郡守找到。吴历在人生的前39年,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一带,寻师访友、广为游历,其间与文人好友作画吟诗,艺术逐渐成熟。39岁后的三年,则是他人生轨迹中的关键节点。这几年吴历在北京度过,和好友兼师兄弟王翚一起度过了40岁生日,忘年之交许之渐和一些贵客都来庆贺、互赠诗画。尽管在北京已经“混”到和许多文人名贵往来的程度,但吴历却没有像王翚一样留在北京,而是毅然回到家乡,甚至没有作画吟诗以留别。这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,但吴历在早已记事的13岁经历明朝灭亡,作为世家子弟的他相比普通出身的王翚,身处京城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。他年轻时就曾作诗直抒胸臆、借古伤今,在京期间对政治也抱持决意避开的态度。在吴历身处北京的那短短三年中,除了与公卿名流交往,还发生了一件大事:与他交谊最深的默容和尚不幸圆寂。这令他悲痛万分,南归后便立刻赶往苏州,并作《兴福庵感旧图》以寄托哀思。

评论(0)

还没有评论


Admin

发布时间 Mar 28, 2024 58,360 图片
  • 44

    浏览
  • 0

    喜欢
  • 0

    下载
许可和使用
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