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 石涛、王原祁《兰竹合作图》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


清 石涛、王原祁《兰竹合作图》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纸本水墨.原作尺寸:133.50×57.30CM.石涛(1642~1707):原姓朱,名若极,小字阿长,别号很多,如:大涤子、清相老人、苦瓜和尚、瞎尊者,法号有元济、原济等。广西全州人。他是明朝宗室后裔,靖江王朱赞仪的10世孙,朱亨嘉长子。顺治二年(1645),16岁时,在国破家亡的命运促使下,由桂林赴全州,在湘山寺削发为僧,改名石涛。之后一生浪迹天涯,云游四方,曾在安徽宣城敬亭山及黄山住了10年左右,后来到了江宁(南京)。他虽入佛门,但没有挣脱世俗名利观念,想得到清廷重用。康熙于二十三年(1684)、二十八年(1689)两次南巡时,他在南京、扬州两次接驾,献诗画,自称“臣僧”。后又北上京师,结交达官贵人,为他们作画。但终因明代藩王后裔及和尚的身份,上进无望,返回南京。最后定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,并总结与整理他多年来绘画实践的经验与理论,使他晚年的作品更加成熟和丰富多彩。石涛着有《画语录》十八章。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,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、革新者,又是艺术理论家。作画构图新奇。无论是黄山云烟,江南水墨,还是悬崖峭壁,枯树寒鸦,或平远、深远、高远之景,都力求布局新奇,意境翻新。他尤其善用“截取法”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。石涛还讲求气势。他笔情恣肆,淋漓洒脱,不拘小处瑕疵,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,以奔放之势见胜。王原祁(1624~1715):字茂京,号麓台,江苏太仓人, 清朝“四王”之首王时敏(1592~1680)孙。天资秉赋及努力,28岁乡试中举人,翌年中进士,官至户部侍郎,人称王司农。康熙三十九年(1700)补右春坊右中允,奉命鉴定内府书画。后入直南书房,担任御前染翰,专为皇帝作画,又赠以“画图留与人看”句,原祁将此句刻成印章,经常在其画上使用。康熙四十四年(1705)奉旨与孙岳颁、宋骏业等编《佩文斋书画谱》,五十六年(1717)主持绘《万寿盛典图》为康熙帝祝寿。擅画山水,继承家法,学元四家,以黄公望为宗,喜用干笔焦墨,层层皴擦,用笔沉着,自称笔端有金刚杵。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,自出心裁,不受古法拘束,熟不甜,生不涩,淡而厚,实而清,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。画论著作《麓台题画稿》、《麓台题画稿》、《雨窗漫笔》文中有关如何经营位置、笔墨、设色,是清代画论的精髓所在。兰竹合绘图是幅由清初四僧(石涛、八大山人朱耷、髡残石溪、渐江弘仁)之一的石涛与清初四王(王时敏、王鉴、王翚、王原祈,又称江左四王)之一的王原祁合作完成的一件名迹。两位画家的风格截然不同,各自代表17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,石涛用淡墨、焦墨写兰竹,原祁补坡石,相得益彰。

评论(0)

还没有评论


Admin

发布时间 Mar 28, 2024 64,179 图片
  • 59

    浏览
  • 0

    喜欢
  • 0

    下载
许可和使用
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