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 郭熙《早春图》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


宋 郭熙《早春图》轴 文物图档编号:K2A000053N000000000PAA 朝代:宋 类别:绘画 作者:Guo Xi;郭熙 形式:轴 本幅尺寸:158.3x108.1 说明文: 画面左侧河谷上方款书「早春壬子年(1072)郭熙画」,上钤「郭熙笔」一印。郭熙,河阳温县人,活动于宋神宗朝(1067-1084),曾为朝廷官署内廷作画,享年八十余岁。 本幅为郭熙传世的重要代表作,成功地于巨大山水构图中展现春景生机。顺著画面中央轴线,蜿蜒布列的岩块、巨松、主山、远峰,连成充满能量的山体动势。其中运笔用墨更见巧思,细腻描绘画中的人物活动,营造出得以居游的景致。郭熙是北宋画家,也是绘画理论家。代表绘画理论《林泉高致集》。把北方山水画派推向新的水平(早年山水工致秀美,后师法李成。晚年继承李成的画风而又有自己的独创)。“早春”顾名思义这幅画作是在描瑞雪消融,大地复苏,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。在图中,我们看到了绿色、看到了冰泉溶解、万物复苏。远处山峰耸拔,气势雄伟;近处大石和巨松,山石突兀;山间泉水淙淙而下,汇入河谷,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。在水边、山间活动的人们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。郭熙直接继承了李成的卷云皴。以粗阔扭曲的线条,描绘山石轮廓,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,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,山石先以圆笔勾勒轮廓,中锋、侧锋并用,再于阴暗面以湿笔皴擦,层层淡墨反复地渲染,强化量体感,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,这种技法俗称“云头皴”、“卷云皴”、“乱云皴”或“鬼面皴”。树木枝干,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,称为“蟹爪枝”,是他常用来表现树林的符号。整体采用了S型构图的布局,是蜿蜒的,非常像太极图,“道”中应有阴有阳、有实有虚,山石是实的部分,然后用云气、雾霭把山隔断,为虚的东西,这样的话山就更高了。而且山野可以推得更远。远处的流水上面有个规格很高的建筑群就是道观。春还体现在人物中,左下角是一家四口人呀,前面有一个小狗在引路,女主人抱着孩子,前面还有一个大孩子,后面挑着担子的是她老公,他们往山里走,应该是赶集回来了,满载而归。冰雪消融,小船就能出去了,家里略有闲钱,买点东西回来,人欢狗叫,一家其乐融融,春天就在他们心里面。具有很好的纵深感。全景式构图与三远法相结合,深远的代表作在古中国很少,于画面左边的被虚化的远山与层层淡墨渲染的天空中间,随着一淙泉水缓缓流下,使得观者的目光随着流水为栈道上的行旅及樵夫的身影停伫,三人之间因前方男子的回首而产生互动。正是透过他们进山的脚步,我们“自山前而窥山后”,得到“深远”的视觉效果。纵观画面,正在活动着的共有三组9人,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人的渺小与山的伟岸。画面左侧题有:“早春,壬子年郭熙画。”下有“郭熙笔”长方朱文印一方。钤盖作者印章。画作右上有乾隆皇帝御题诗:“树才发叶溪开冻,楼阁仙居最上层。不藉柳桃闲点缀,春山早见气如蒸。”煦宁五年(公元1072年),宋神宗大力扶植王安石变法,画面的立意似乎也体现出作者居于画院显位,画家在变革时代的激动和对复兴国家的无限期盼,因此,此画作不仅表现的是大自然的早春,也可以说是变法的早春,是大宋王朝的早春之梦。《万壑松风图》《早春图》《溪山行旅图》,历来被称作宋画之三大精品

评论(0)

还没有评论


Admin

发布时间 Dec 27, 2023 58,360 图片
  • 110

    浏览
  • 0

    喜欢
  • 3

    下载
精选上 Dec 27, 2023
许可和使用
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