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乾隆 棕竹七佛钵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


清乾隆 棕竹七佛钵 日期:清乾隆(公元1736年—公元1796年)"棕竹七佛钵,高14.5厘米,口径23.6厘米。清宫旧藏。   钵圆体,口微内敛,口沿平齐,底部浑圆 如釜。器型稍扁,体硕大,壁厚重,入手沉着。钵外浮雕一周共7尊佛像,均为结跏趺坐,双手叠置膝上,眼帘低垂,宝相庄严。其背光为浅浮雕 ,佛像为高浮雕,辅以恰到好处的阴刻,形成多层次的纹饰,突出了立体感。佛座之莲台设计为半圆形,以适应器下部的曲面形态,视觉效果颇 佳,是别具匠心的细节处理。器表打磨光润,强调棕竹独特的自然肌理,于浅赭色地中显现深色悬针状条纹,向下渐变为细小的颗粒,长短、聚 散不一,深浅二色相映生辉,令人眼花缭乱。钵内壁阴刻隶书填绿彩乾隆御题诗句:   古寺闻藏古钵珍,舍离曾得奉金人。   何来沙汭渔家 器,又历风旙海劫春。   纪事五言尤忆昨,选材七佛重传神。   笑予何复拘名象,青石由来半假真。   并“乾隆戊寅(二十三年,1758年 )春日御题”及“乾隆宸翰”填朱印章。   此诗录于《高宗御制诗》二集卷七十五,原题作《题枷楠木佛钵》,其后有自注曰:“开元寺佛钵 见皮日休诗序甚详,去岁南巡索观题句,仍命藏寺中,爱其制古,因命良工以枷楠香木肖形为之。然日休所云帝青石作,以今观之,则陶器而非 石,盖世代屡易焉,知不出于赝,故末句及之”云云。查皮日休《开元寺佛钵诗》并序,见《全唐诗》卷六一三,述开元寺钵来历甚奇,以为佛 法东来的征象,乾隆因之有感而发。开元寺位于江苏苏州盘门内东大街,始建于三国吴,唐开元廿六年(738年)改今名,是苏州著名佛寺。皮日 休曾隐居于苏州,故多咏是地风物。   依乾隆之诗题及注,知七佛钵最初以枷楠木为之,而此种棕竹制亦为乾隆所爱,或其误以棕竹为枷楠矣 。所谓七佛,乃佛经中对过去世界的七位佛祖的合称。据《长阿含经》应为毘婆尸佛、尸弃佛、毘舍婆佛、拘楼孙佛、拘那含佛、迦叶佛及释迦 牟尼佛。这件棕竹七佛钵工、质皆美,又深具文化韵味,无疑是清乾隆时期竹刻工艺中的精品。"

评论(0)

还没有评论


Admin

发布时间 May 30, 2021 64,179 图片
  • 1.1k

    浏览
  • 0

    喜欢
  • 4

    下载
许可和使用
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