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 白玉蝉唅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


汉 白玉蝉唅 日期:汉朝(公元前202年~公元220年)"玉九窍塞,白玉蝉唅:长7.1cm,宽2.8cm,厚0.3cm。   玉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絮斑、黑斑、绺及沁色。玉蝉,玉质莹白,抛光细腻,线条简洁、流畅。 在中国,以玉入殓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6000—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。死者或以玉琮、玉璧围绕、覆盖周身,或于双眼盖玉片、手中握玉、口中含玉,但当时口含、手握、眼盖之玉,其形状并不固定,具有很大的随意性。西周中期,玉冥巾已初步成型。所谓玉冥巾或曰玉覆面,即于织物上缝缀玉片覆盖于死者面部。冥巾上所缀玉片,或据五官之形裁制,或作随意的几何形。玉 冥巾的使用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。类似本品的眼盖,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,缝缀于冥巾之上。殓玉制度到汉代臻于完备。西汉早期,出现了覆盖死者周身的玉衣,枣核形玉眼盖有时即缝缀于玉衣相对于死者眼睛的部位。此外,汉代还在前代殓玉的基础上,发展形成了形制相对固定的玉九窍塞和玉握,即死者口中含玉蝉,鼻孔、耳朵、肛门、阴道均塞纳八棱柱形玉塞,双手握玉猪各一。玉衣、玉九窍塞、玉猪,以及嵌玉的枕、棺椁,构 成一套完整的汉代玉殓具。"

评论(0)

还没有评论


Admin

发布时间 May 07, 2021 58,360 图片
  • 1.3k

    浏览
  • 0

    喜欢
  • 7

    下载
许可和使用
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