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玩资料

Antique Article

西周制玉工艺之——『勾撒一面坡』

西周制玉工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“勾撒一面坡”(也简称“一面坡”)。这种工法在西周玉器上虽然不是全部,但是多见,是西周制玉工艺的典型特征之一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题图:西周,曲沃晋侯墓地出土

勾撒一面坡工法主体上由“勾”刀(砣)法与“撒”刀(砣)法结合而构成。

“勾”砣其实就是原来的单阴刻线,由器表向内垂直切入,理论上一砣碾过即可切成,横截面大体呈 V 字形,到西周后由于与“撒”砣结合或者说视觉效果上以“撒”刀为主体、围绕撒砣运行,称为勾刀法(图1)。

“撒”砣是在原来单阴线的基础上,在阴线的一边加切一道大斜刀,理论上要经过两次砣切(直切一刀、配合斜碾一刀)完成,形成斜坡状,横截面几乎呈现直角三角形,称为撒刀法(图1)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1

在勾撒一面坡刀法中,完整的勾撒一面坡由勾(直阴线)、撒(宽斜坡阴线)、双阴挤出的阳线三个元素组合而成,由于大斜刀(坡刀)的层次感丰富强烈,所以视觉效果上自然以坡刀为中心(图2)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2

由于“勾撒一面坡”阴线沟槽的底部、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,使其呈现的光亮程度各异,从而凸显了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;用“勾撤一面坡”来表现长弧形线条以及逗号式卷云纹,成为西周时期玉器纹饰琢制中最具代表性、最有表现力的典型刀法,艺术效果焕然一新(图3)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3-1:西周夔龙纹璜国家博物馆藏品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3-2:西周人文璜国家博物馆藏品

西周的勾撒一面坡工法是从前商的雕琢技法发展而来。一面坡的雏形源于商代制玉的动物眼睛的制作工艺。商代动物眼睛的制作有两大特点,一是写意“臣”字眼,另一就是写实打磨仿生的动物大“圆”眼:先在动物眼部管钻或者刻划一个“圆”作为眼睛定位,然后在圆圈外侧磨去多余玉料,形成斜边线突出眼睛的效果,最初的“大斜刀(线)”产生了(图4)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4

商代晚期已经产生了一面坡的工艺,只是商代的一面坡比较僵直、不圆润,大多时候就是单独的大斜刀(图5-1),还没有形成西周时期的勾、撒挤阳的完美组合;而且这种单独大斜刀的制法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(图5-2)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5-1:商凤鸟型双援戈国家博物馆藏品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5-2:西周玉鸟国家博物馆藏品

发展到西周时,西周将商代质坚古朴的“折铁线”,去尖角,修圆弧,并且大量采用长弧型线条,“特别注重曲线的琢磨,着力营造曲线的审美感”,使窄阴线、细阳线和宽撤线如影随形,相得益彰,商之朴拙的纹线遂变为西周线条之婉转流畅,优美而富有韵律。如西周玉器上的凤鸟纹精神抖擞、意气风发,乃是“勾撤一面坡”技法巧夺天工、神韵毕现(图6)。较长的“一面坡”总会呈现出宽窄变化及表面的高低起伏,这是分段制作产生的误差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6

勾撒一面坡是西周制玉工法的典型代表,但不是西周工法的全部;完整的勾撒法由勾、撒、挤出三元素构成,但并不是始终三元素捆绑不缺,实际上,制玉会常常根据实际需要而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、二种雕琢元素,或者混合使用其中的一种、二种雕琢元素,反而更加显示出一件作品的灵动变化,也反映了玉工使用古玉元素技术的如火纯情。

勾撒一面坡的元素组合一般由以下几种情况:

⑴勾、撒、挤出完整组合情况(已经介绍,略)。

⑵撒撒挤阳组合:

由两撒刀挤阳构成的组合形式,又分为两种情况:

一种是两撒刀逆向挤出阳(图7),视觉效果更加夸张雄浑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7

另一种是两撒刀同向挤出阳(图8),特殊处理强调视觉方向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8

⑶单撒线使用(图9),根据客观需要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9

⑷勾勾挤阳组合(图10),一般作为空白补充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10

⑸单勾线使用(图11),根据客观需要。

古玉学步(90):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

图11

⑹勾撒挤组合转变成单撒或者单勾,长阴线组合的末端使用。

西周勾撒一面坡的工法从工艺美学出发,都有一定“章法”可寻,经常观摩馆藏到代真品,可以寻觅到其章法的影踪,对于纹饰上无章法的辨伪会有很大启发。



--转载自今日头条“一夫之”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 


用户浏览: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