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玩资料

Antique Article

湖北省博物馆被称作镇馆之宝:『曾侯乙编钟』精美壮观

曾侯乙编钟,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,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、最庞大的乐器,被誉为古代世界的“第八大奇迹”。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之一。
全套曾侯乙编钟共六十五件,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,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、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,以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。全套编钟装饰有人、兽、龙、花和几何形纹,采用了圆雕、浮雕、阴刻、彩绘等多种技法,以赤、黑、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,显得庄重肃穆,精美壮观,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。

曾侯乙编钟音乐性能良好,音域宽广,音调准确,音色优美,具有“一钟双音”的特点。

从甫一出土,这件稀世文物就以一种开放的状态进入研究者和公众的视野。从全国各地调集来的专家云集随县,开展研究。


早在曾侯乙编钟之前,包括黄翔鹏在内的音乐文物专家已经先后到过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甘肃等地,对出土编钟进行研究,并提出了“一钟双音”的观点。但是,这一新成果却每每被当作“无稽之谈”,没有人相信在一件钟上会发出两个不同的音。直到曾侯乙编钟的出土,中国先秦乐钟的“一钟双音”才被世人普遍认可。
在曾侯乙编钟的钟体、钟架和挂钟构件上,共有3700多字的铭文。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所发音律及律调阶名,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、周、齐、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。
 
音乐学家们发现,曾侯乙钟铭简直是一部成套的乐律体系,音域跨越5个八度, 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,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。这是一部金光闪烁的乐律经,它的出土足以改写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世界古代音乐史。

曾侯乙编钟轴心时代音乐文化的高峰,不可辩驳地表明,在公元前五世纪,中国已经有了十二音系统,具备旋宫转调的能力,有良好的音乐表现性能。“一钟双音”及“十二律”的发现,是中国人在公元前五世纪为人类的音乐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。


编钟作为我国古代的传统乐器,从夏朝就开始了,春秋战国发展到鼎盛,到了秦汉时期还在使用。到了东周时期,随着中央王权日渐式微,地方诸侯国逐渐出现了僭越的现象,他们铸造编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,个头越来越大,这才有了曾侯乙编钟如此规模巨大的呈现。

曾侯乙编钟深埋地下2400多年,1978年被偶然发现,居然可以做到岿然不动,即便连挂编钟的木架子都没有腐朽,编钟上连锈迹都没有,堪成世界奇观。这套编钟体量巨大,有65件编钟组成,能发音的为64个,另外一个是楚王给编钟主人曾侯乙的赠品,写满了铭文,最大的编钟高为152公分,重达203公斤,最小的高度只有20公分,重量为5斤。


这套编钟无疑是给曾侯乙曾国国王使用的,普通人是无法享用的。敲打编钟的器具也别有特色,小编钟是让侍女用丁字形锤子敲击发音的,还有专门的乐人拿着巨大木棒敲打大编钟。这套编钟总重达到了2.5吨,再加上架子的重量总体超过了5吨,举世罕见。这套编钟中改写世界音乐史的地方就在于它比钢琴早诞生了2000多年,其音域之广,几乎可以比诞生于近代的钢琴相提并论,最高音和最低音只比钢琴少了一个八度。在这套编钟出土之前,很多人认为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过来的,它的出土直接丰富了我国的音乐史。更神奇的是,每一个编钟都可以发出两种声音,正面的声音和侧面的声音是不同的,一钟双音,震撼世界。只要配合得当,精通音律,用这套编钟可以演奏世界上最复杂的乐曲。


用户浏览: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