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 马远《竹涧焚香图》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


南宋 马远《竹涧焚香图》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纨扇页,绢本设色,25.5×20.7cm.描绘宋代士大夫文人隐居山野,烧香怡情的场面。本图原载《四朝选藻册》(见《石渠宝笈续编》)。签题马远作。此幅虽是纨扇面上的小景,而远山近水,硬石疏竹,处处足以看出马远所特有的风格。山不厌高,有人则灵,涧不厌小,有香则名。画中人物有二:一焚香静坐,神气宁谧;一侍童立后,一手搔头,神态绝妙。淡淡笔墨中,清香自现。焚香,与点茶、插花、挂画,同为宋代文人的四大雅事。宋人闲居时有烧香的习惯,这叫“燕居焚香”。许多宋诗都写到燕居焚香的生活趣味,如杨万里的《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》:“起来洗面更焚香,粥罢东窗未肯光。”苏轼的《三月二十九日》诗:“酒醒梦回春尽日,闭门隐几坐烧香。”陆游的《初夏》:“床有蒲团坐负墙,室无童子自烧香。”南宋马远这一幅《竹涧焚香图》,画的正是文人雅士闲居独处时的焚香。马远(1140年-1225年),字遥父,号钦山,祖籍河中(今山西永济),生长于临安(今浙江杭州),南宋绘画大师。出身绘画世家,南宋宋光宗、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。擅画山水、人物、花鸟,山水取法李唐,笔力劲利阔略,皴法硬朗,树叶常用夹叶,树干浓重,多横斜之态。楼阁界画精工,且加衬染。喜作边角小景,世称“马一角”。人物勾描自然,花鸟常以山水为景,情意相交,生趣盎然。与李唐、刘松年、夏圭并称“南宋四家”。马远,祖籍河中(今山西永济),“靖康之变”北宋灭亡后,马远的祖父马兴祖随着宋高宗赵构南渡,因此马远是在南宋的都城临安(今浙江杭州)出生长大的。 [1]他的生卒和详细经历,很难查考。曾为南宋光宗、宁宗两朝(约1190年-1224年)的画院待诏。

评论(0)

还没有评论


Admin

发布时间 Apr 24, 2024 64,179 图片
  • 77

    浏览
  • 0

    喜欢
  • 0

    下载
许可和使用
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
分享